變壓器絕緣是運行的關鍵“生命線”,但部分工程師對其認知簡單,常以“耐壓打3 kV”為評判標準。實際上,頻率從50 Hz升至100 kHz時,電場、熱應力等變化使絕緣面臨新挑戰(zhàn),失效多為緩慢老化致整機停機。高低頻變壓器在絕緣材料、結構、失效機理上差異顯著,影響電源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(MTBF)。
50 Hz工頻變壓器主絕緣選PET聚酯薄膜,靠厚度和層壓芳綸紙輔助,能滿足B級絕緣要求。而100 kHz高頻變壓器若用PET薄膜,銅占空比驟降、效率下降。為此采用“三明治”結構:1 μm等離子體聚對二甲苯填平毛刺,4 μm聚酰亞胺承受電場,10 μm含硅有機漆提升局部放電起始電壓(PDIV),總厚度減至15 μm,耐壓性能提升。
工頻變壓器電場為正弦周期場,最大電場梯度在正負峰值處。高頻變壓器用PWM方波驅動,du/dt高,形成行波反射。同一1 mm氣隙下,50 Hz正弦波局部放電起始電壓為3.2 kV,100 kHz方波時降至1.1 kV,高頻變壓器需增加“法拉第屏蔽銅箔”防絕緣故障。
工頻變壓器銅損和鐵損相當,30 K溫升可熱平衡。高頻變壓器鐵損高、銅損因趨膚效應等增加,熱點在磁芯中柱與一次繞組交界處。PI膜導熱差,工程師用導熱型液晶聚合物骨架和硅脂,使熱點溫升降低,絕緣壽命提升。
工頻變壓器失效遵循阿倫尼烏斯定律,高頻變壓器則有局部放電、空間電荷、熱 - 電 - 機械耦合等“三箭齊發(fā)”的失效機理,導致MTBF下降。
工頻變壓器耐壓測試對高頻變壓器不夠,需增加“PDIV≥1.2倍工作電壓”標準。提升高頻變壓器可靠性,可從繞組分層、屏蔽接地、導熱灌封、材料升級、在線檢測等方面設計優(yōu)化,使其在105 ℃環(huán)境溫度下MTBF可提升至10萬小時。
頻率升高使變壓器絕緣成為多物理場博弈。工頻變壓器靠增加厚度與時間賽跑,高頻變壓器需在微米級薄膜上精準設計。只有理解差異并精準回應,才能讓絕緣“生命線”支撐變壓器十年無故障運行。